記8/31~9/5/2002愛爾蘭之旅
不知為何,每當我抵達異國的首都時,「射手」的一句話就常會浮出「有那個國家的首都是好玩的?」這意思不是說各國首都不好玩,而是說再好玩也好玩不到那裡去。
問題通常出於人多、車多、高樓大廈、商店多跟麥當勞太多,這些現象導致一個後果~各國的首都都變得商業化了,而太商業化的結果造成了一些吸引觀光客前來的原動力漸漸的流失,一些純樸、可愛具有當地原始的風貌的文化漸漸消失殆盡了。
這就是為何近幾年,我越來越來越痛恨老美「國際化」「全球化」的緣故。沒有文化的老美讓每個城市越來越像,也讓自助旅遊越來越沒搞頭。越來越多城市像是俗不可耐的大型購物城~從愛丁堡到倫敦、倫敦到威尼斯,甚至到了都柏林,到處充斥「麥當勞」「星巴克」甚至「NIKE」的商店。
雖然,我承認「麥當勞」「星巴克」有時的確是蠻方便的,不過,如果有時間,我寧願多花點時間找家迷人的小店,參考店員的推薦,點個當地美食,配個好喝的飲料;而不是像個鸚鵡(或是沒有思考能力的白癡)一樣,看著像是機器人一般的店員,重複點購「麥香雞」「薯條」「大杯可樂」這些垃圾食物。坦白說:我真是受夠了老美的千篇一律的速食文化了!
很不幸的,這個「首都不是很好玩」的說法在某種程度上同樣適應在都柏林(Dublin);特別是當我不知是哪根筋不對,花了10歐元坐在大紅色的雙層巴士上,很俗氣也很懶惰的來趟City Tour時,更加深了這個說法的正確性。儘管這天天氣好的沒話說,就像複製巴塞隆納天空般的蔚藍外加萬里無雲,不過一個小時後,我就瞭解這個城市還真沒啥看頭,若非有些舊社區的美麗店面、櫥窗撐場面,還真不知道眼睛要往哪裡看才好。
不知是否是因為沒有颱風、地震及空氣污染的緣故,都柏林的老店看起來真是光鮮亮麗,保存的非常好;大部分的店面都是木頭建築,配上鮮豔的紅、黑等色彩,除了保有歷史的味道,還多了一份流行與朝氣。除了在Temple Bar 這個區域,許多店家也井然有序的沿著橫跨都柏林市區的運河旁驕傲的展現迷人的風貌。
當我經過這些店面時,不管是酒吧、餐廳還是只是賣著紀念品,我總忍不住駐足細細觀賞,甚至乾脆跑進店內,體會這些可愛的百年老店~雖然馬蘭達臉上的陰影越來越深,我還是無法抗拒這些傳統老店的魅力。
兩個月前回台時,闊別一年多,回到了台北除了親切的感覺外,卻覺得台北變醜了!除了少數仁愛、敦南幾條大道旁外,許多街景凌亂骯髒,破舊的建築外盡是巨大、俗不可耐的壓克力招牌;加上空氣污染,許多大樓的外觀顯得老態灰舊&&
雖然,台灣的知識水準高、生產力強、消費能力高,但我卻因為台灣人民生活在一個不像樣的環境中而感到悲哀&&
我因為喜歡台灣自在的生活而回到這片土地,然而,回國後看到的一些現象(過多的爛新聞節目、談話節目、沒水準的八卦文化與搞烏龍的政客)不由得有些失望與難過;與西方先進的大城大國相比,台灣還是需要改進,除了有錢,多得嚇人的電視頻道、高科技產業外,想想,我們還有哪些能夠在外國人面前驕傲的~
面對愛爾蘭/都柏林的漂亮老店時,我為台灣寒酸醜陋的店面感到有些自卑~對台灣的不進步也感到慚愧與痛心。